看見愛滋大家庭

家、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地方,而雖然每一個人的家,都會因著地區、文化、經濟、觀念、種族...等各種構成因素,而會有所不同,組成的成員也都隨著這些因素而有所變化,隨著時間而有所增減;但是,家人卻始終在絕大多數人的生活中,扮演著如避風港、供餐廚師、垃圾桶、提款機等各種不同功能之角色,在我們有不同需求的時候,提供給我們不同程度的滿足。

許多人感染愛滋之後,幸運地仍然獲得家人、朋友的支持,過著與往常無二異的生活,但是,也有許多人則因為身分的曝光而受到排擠,或是因為各種原因而必須要隱瞞自己的身分,進而變成必須要孤軍奮戰、單打獨鬥,來面對愛滋這個令大多數人感到懼怕的疾病,這些人在生理上或是心理上所承受的壓力,卻無法向自己的家人傾訴,如果沒有一個健康、正確的宣洩管道,往往容易造成疾病的惡化或是其他連帶問題的產生;正因如此,許多的感染朋友便開始藉由不同的管道,找到與自己有同樣經歷或是願意支持的人,希望從對方的身上找到所需的慰藉,找到所求的認同。

在我自己感染的這八年下來,我很慶幸地連結了一群認識或不認識的感染朋友,大家身上流著有相同成分的血液,吃著有相同功效的藥品,過著有相同顧慮的生活,我們並不是一群集結在一起來做愛的人,也不是一群在次文化中集結、於其中來來去去的人,我們是一個被一種在地球上其他族群從未經歷過的方式所試煉的族群,因著同樣的目的而為生命奮鬥著,我們僅試著發揮所長去救所有能救的性命,停止文明社會的無情攻擊,並希望能用這些例子來改變這個世界;這些人就是我廣義的大家庭,我所謂的愛滋大家庭。

記得有一次,因公必須要到台南出差,匆忙中忘記將藥物打包,到了晚上12點該吃藥的時候才驚覺,當下立刻打給台北的「家人」,告訴他自己的粗心大意,掛上電話後不到10分鐘的時間,就接到他的台南「家人」來電,詢問了我飯店地址後,便不辭辛勞的將我的藥物組合送來飯店給我;另外有一次,我的一位「家人」到北京出差,回程時正巧碰上颱風導致班機延誤,造成所攜帶的藥物不足,在臉書上向我發出求救訊息,我也立刻動員幾位「家人」的力量,找到同在北京的「家人」,在他的協助下,順利在當地的社福機構取得所需的藥物組合,讓我的家人能夠按時服藥。

其實,有一群像家人一樣的朋友並不是如此的特別,因為這可能會發生在世界每個人的身上,只是因為當發生在這個被鎖定的社群,這個被排除在體制之外,與家人隔絕的人群,一整群的人集結了起來,變成了彼此的家人,因此而顯得彌足珍貴,在這廣義的家庭中,沒有一般常見的道德批判,有的只是信賴與認同,沒有一般常見的歧視偏見,有的只是同理與支持;每個人扮演著各種不同功能之角色,滿足彼此無法從原生家庭中所尋求的需要,讓彼此的身、心、靈能夠因著不同的來源與方式,得到最全人的成長,因此,希望在這裡跟我的「家人」們說聲,感謝有你!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籤: , | 發佈留言

風暴期

自從開始經營「石皓G湯」部落格,讓我有機會接觸到許許多多來自不同背景的感染者,有些是充滿智慧、妙語如珠的前輩,有些是跟我一樣還在歷程中浮沉的中生代,也有許多是年輕氣盛的青少年朋友;這一群人都經歷了相同的事件,但是卻都有著大相逕庭的際遇,有些人擔心著自己的未來,有些人把握著當下的每一刻,也有些人泰然淡定的如甚麼都沒發生一般;但同樣的是,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生命,寫著屬於自己的人生,都有許多值得借鏡的反思,或是值得學習的應對。

感染愛滋最開始的一段心理調適,就是所謂的風暴期,有些人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勇敢坦然面對,但也有些人花了三、五年的時間,仍然掙扎受制於病毒所帶來心理層面的影響,然而不管這段期間或短或長,人生中最高興的時刻之一,莫過於當我們感到有足夠的勇氣對我們所不能改變的現實放手,一旦有幸跨越了這道障礙,進入了調適期,我們就能有一個更為堅強、勇敢的心態,去對愛滋的知識作了解,去對身體的疾病做管理,去對眼前的當下做調整,去對自己的未來做規劃。

在風暴期中,絕大多數的人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要提早面對死亡的可能性,我自己也不例外,想者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不肖,想著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去做,想著自己為什麼這麼不小心,想著自己剩下的時間要怎麼安排,彷彿已經預見了自己的告別式一般;但就在釋懷放手了這些負面想法後,生活中的絕大部分仍然像過去一樣正常的運作,除了每天吃藥的時候之外,幾乎不會去想到愛滋這件事,而自己也漸漸的了解,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生大部分時間都沒有認真的活著。

在近期遇到許多的年輕新生感染者中,發現大多數朋友的風暴期都遠比過去來得縮短許多,甚至有些人告訴我,在知道的當下就已經接受了感染的事實,完全沒有任何的徬徨、無助、擔心或害怕;進一步的思考造成此一改變的原因,我不禁自問,是因為對愛滋的正確認知增加?還是因為早已有預期感染的心理準備?還是因為對愛滋的無知而造成無感?甚或是因為不瞭解後續可能的付出而變得無所「畏」?我想,每一個不同的背景也會反應出不同的預期,可能的原因也並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而這些原因雖然對專家學者或是政府當局來說,可能會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宣導策略之警惕,但是對感染者而言,真正的原因似乎其實並不是這麼的重要,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要盡力渡過風暴期的摧殘,放眼所剩二、三、四十年的未來,告訴自己要注意身體的健康狀況,為長遠的抗病歷程做好最佳的準備,如此而已。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籤: , | 發佈留言

從書桌看世界愛滋(十一)- 生妓肛藥,愛滋高風險

上週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新聞(新聞連結 http://www.cna.com.tw/News/aALL/201208160392.aspx),台灣疾管局的副局長施文儀說,「生妓、生藥、生肛」是感染愛滋風險高的三生類,提醒與陌生人發生性行為、召妓、肛交要戴套。看完真的讓我一肚子火,尤其是看到其中的打油詩,更是讓我搞不清楚台灣當局的腦袋裡裝的是甚麼?這首打油詩寫到:

「生妓肛藥風險高、性交戴套沒煩惱、切莫僥倖無套交、染傳愛滋你全包。」

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在貼標籤的歧視性作品,因此我也順手寫了一首打油詩作為回應,請各位看官不吝指教:

「台灣疾管行行好,愛滋宣導別亂搞,歧視汙名亂打鳥,疫情沒法控制好;生妓肛藥風險高,重在宣導非阻撓,篩檢治療多管道,愛滋不再是煩惱。」

有趣的是,今天疾管局又發出了一篇新聞稿,標題寫道「疾管局副局長 支持同志婚姻合法化」(新聞連結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683360&type&Slots=Live)雖然他的確是第一位公開站出來為同志婚姻說話的政府高層,這一點的確值得讚賞,但是仔細閱讀其論點內容,實在仍然讓我個人覺得有點腦殘,畢竟同志婚姻並不等於愛滋防治,以這樣的論點來支持同志婚姻,反而讓人有掛羊頭賣狗肉的感覺,令人感到好氣又好笑。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籤: | 發佈留言

在思念邊緣散步

在過去的文章與分享中,很少談及我私人感情這一塊,原因並不是乏善可陳,也不是因為族繁不及備載,只是因為每一段關係,都有它刻骨銘心之處,在用心過後實在很難以三言兩語就能輕易帶過;但是,在他過世6週年忌日的今天,希望能在這裡抒發自己的情緒,在思念的邊緣散步,希望能夠為漸漸被自己遺忘的他,重拾過去點滴的回憶,喚起過往片刻的甜蜜。

2002年的萬聖節,當時正在舊金山工作的我,不免俗的花了些心思,裝扮成電影「魔戒」裡的精靈,長長的斗篷下,有我精心縫製不蔽體的絨毛衣飾,帶著忐忑的心情,與朋友一起走在卡斯楚的封街派對上,看著熙攘往來的妖魔盡出,感受著台灣所沒有的氣氛,我的特殊裝扮也成了許多遊客鎂光燈的焦點;在連續的bar hopping之後,跟著一群朋友去附近的一個G片製作人Gary的house party,在滿場的養眼G片明星與帥哥名流中,認識了一位扮成撒旦的帥氣老外Stock,時年32歲的他是美西某知名室內裝潢公司的首席設計師,儒雅的舉止與溫文的言談深深的吸引著我,但身為一個異鄉人,完全不敢奢望會與如此搶手的天菜有任何更進一步的交流,因此在簡短的噓寒交談後,便不以為意地匆匆結束了這段對話,繼續我期待已久的萬聖派對。

 大約一個月後的感恩節,同一個house party的主人Gary約了我參加感恩晚餐,竟特別安排我與Stock同坐,撲通撲通的小鹿讓我整頓晚餐心不在焉,但卻也隱約感受到他的殷勤,離開時互相留下聯絡方式,就這樣經歷了幾次的約會後,史塔克跟我便成了行影不離的一對伴侶,事後也才知道在萬聖節後,他便不斷向朋友打聽我這號人物,也因此才有了Gary的撮合,自此以後,無論在何種社交場合,Stock與我一定是孟不離焦的連袂出席,更成為周遭朋友眼中最曬恩愛與欣羨的一對,交往一年後我也搬至Stock的住處同居,兩人感情更加升溫,然而,也因為舊金山夜店同志族群這個大染缸,Stock與我也漸漸的受到安毒的影響,生活作息也隨之擾亂破壞。

因著工作簽證的到期,又不想非法居留成為幽靈人口,熱戀中的兩人迫於無奈只好分隔兩地,因為有台灣家人朋友的支持,我的生活很快的步上軌道,但是Stock卻因為失去了心靈上的支柱,而其他朋友只要看到stock出現,就一定會詢問Where is ShiHao?更讓Stock越來越孤立自己、越來越沉淪於安毒的世界,分開半年後,在一次的視訊對話中,兩人互相告知了感染愛滋的噩耗,兩人的聯絡就漸漸地沒有之前如此的密切,但是只要每隔半年,我一定會飛過半個地球去看Stock,同時重溫我的California dreaming,約定好等我回來兩人一定要再續前緣。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萬萬沒有想到就在2006年的8月,我計畫搬回舊金上的前夕,電話的那頭傳來另一位朋友的聲音,告訴我Stock因為愛滋病發造成巨噬細胞攻腦而昏倒,我卻仍然因為工作的關係,按照原計畫在一周後飛往美國,但是沒想到兩天後便接到朋友傳來Stock過世的死訊,讓我心痛悲憤、不能自己,因為Stock家人希望盡快處理後事,導致我飛到美國時已趕不上參加他的喪禮,這也成為我這一輩子最遺憾的一件事。

其實失去身邊所愛的人並不是如此的特別,因為這將會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埋葬後的身軀也許再也不得覆見,但是那段走過的曾經,卻將埋在心裡的深處,永遠無法抹滅;6年了,關於Stock的一切似乎已經漸漸流放到腦海的邊緣,對於Stock的不捨已漸漸釋懷,思念以及回憶也已經從鮮明淡化至模糊,只能靠留存的照片、e-mail、紙條等,來喚起我生命中永遠地甜,也只能靠著在思念邊緣散步,來撫平我生命中永遠地痛。 Rest in peace, Stock my love.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籤: , | 發佈留言

舞夜十八趴(七) 恐怖獻祭

凌晨三點的手機鈴聲劃破了黑暗中的寧靜,螢幕所射出的藍光也將房中擺設染上幾許詭異,電話的那頭傳來小古虛弱的求救聲:「我被下藥硬上了,快來救我!」正濃的睡意立刻消散,沒有任何的遲疑或質問,簡短的了解確切的地點並確認沒有生命安危後,便隨意套上平常不會穿出門的運動短褲以及寬大T恤,匆促驅車前往小古的所在路口,沿路上腦中別無他想,一心只希望他沒有大礙,不到15分鐘的時間,就抵達平時需要半小時左右才能完成路程,快速掃射到小古頹喪失魂的身影,立刻下車將他扶至副駕駛座。

一句平淡無奇「你還好吧?」的試探性問候,讓平日意氣風發、表面矜持的小古,一聽到後立刻放聲痛哭,雖然也不是第一次看他潰堤,但是此情此景卻讓我意料之外地永難忘懷,我將車子駛離現場,漫無目的地在市區遊走,平時多話的兩人就在啜泣聲中維持了將近一小時的靜默,小古的情緒也總算漸漸平復,因為擔心再次觸發他不穩的思緒,索性將車開進路旁的汽車旅館,讓小古稍作休息、沖個涼水澡(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在用藥後泡熱水澡,如此會加速血液循環,反而可能讓退效的藥物再生作用,進而弄巧成拙),我也不催促小古說話,希望讓他自己能夠主動地告知我事情原委(我可不是八卦喔!但半夜把我挖起來總要有個解釋吧!)

古:「對不起...半夜還把你挖起來。 」

皓:「神經,都幾年的朋友了。」

古:「我真的被下藥硬上了!昨天在UT跟一個沒見過面的網友約泡,到他那吞了(E)之後喝了杯可樂,15分鐘之後就不省人事、沒有記憶了。」

皓:「那不是很好?平常自己一直說希望被下藥迷姦,現在發生了有甚麼好抱怨的。」

古:「吼,你很煩耶!我是說...你也知道我平常都開玩笑啊!現在真的遇到很恐怖耶,而且我醒來之後房間還多了三個人。」

皓:「看到鬼喔?」

古:「跟你講正經的啦...真的人啦!我猜我應該被倫了...」

我的心頭一驚,也收起之前的玩笑態度(純粹只是想逗他開心),心中閃過一絲大事不妙的念頭,認真地詢問小古所記得的一切經過,但是小古說過程他真的完全不記得,只知道醒來後菊花隱隱作痛,拿著手機拖著沉重的腳步去廁所清洗,發現後庭有殘留的精液,便急忙地打電話跟我求救,出來後穿上衣服,便迅速離開事發現場,心理雜亂的思緒讓他不知如何反應,但是腦海一直出現一個擔心的聲音:「我會不會感染愛滋?」而這時的我也浮起同樣的不詳預感。

在安慰了小古幾句之後,兩人都認為小古被當作祭品給四個人「享用」,心中雖然感到忿忿不平,但是卻也因為不知道能夠做些甚麼,而感到無言與無力,因此便只好稍作補眠,等待性病防治所(現在的聯合醫院昆明院區)開始看診,看看是否可以有所補救,但在經歷了一夜的折騰,實在也難以入眠,眼巴巴的等著開診時間的接近,才匆匆驅車前往;當時的我們對愛滋沒有太多的認知,也沒有現在所謂的預防性投藥,因此在告知醫生大概的情況之後,也只能等待空窗期過後,再接受愛滋的篩檢。

正如我們所預期的,在經過兩次的篩檢過後,小古確定感染了愛滋(我有詢問過他,小古同意讓我在這裡公開),雖然確診後並沒有太多的風暴與沮喪,但是在經歷過這次的事件教訓之後,小古也漸漸收起玩心,不再像過去一樣的隨心所欲,行事之前也會多考慮一些(對方是否信得過?去的地方是否安全?趴場的型態是否適合?)、多準備一些(保險套、潤滑液)、多小心一些(趴場安全,安全性行為),遇到周遭有跑趴的朋友時,也會以「我聽說...」的方式,告訴他們要學會如何保護自己,這又何嘗不是一個老天爺給的機會呢?

未完、待續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籤: , , | 發佈留言

否認,也是一種選擇

八年前剛匿篩完聽到「可能有問題」時,不假思索的掛斷電話,當作什麼也沒發生,否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任何的改變;一年之後確定自己感染愛滋時(西方墨點),似乎也沒有太多的考慮,就選擇坦然的面對愛滋,定期的回診,從不欲蓋彌彰的戴口罩或壓低帽緣,也不忌諱在掛號櫃台大喇喇地拿出那張小卡片而被貼標籤,反正該來的還是會來,該面對的還是無法逃避,就這樣一路走來,把握住老天爺給我的第二次機會。

面對愛滋病不是唯一的選擇,有許多人即使在聽到公衛人員告知確診之後,仍然不相信自己感染了愛滋,這些人無法面對事實,不願意相信自己總有一天終將離開,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所愛的人傳染了愛滋給自己,抑或這不願意去想自己可能傳染了愛滋給所愛的人;否認對於愛滋感染者或是其他人而言可能是具有危險性的,否認的人因為不相信自己生病,因此可能不會去照顧自己的健康情況,而如果他們不願意採取預防措施,更有可能會將病毒傳染給他人,甚至有些選擇否認的人會轉而依賴酒精或是藥物,來讓自己忘記體內那個「看不見」的病毒。

同樣的,有些人在聽到自己或別人沒有感染愛滋時,也會選擇否認,他們無法相信自己沒有被感染,抑或是他們不願意去認清對方沒有感染的這個事實,舉例來說,有些感染者的另一半不願意相信自己沒有被感染,或是相反的,感染者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另一半沒有被感染,因為這將意味著兩人間的性行為必須要有所改變,更有甚者是兩人可能因此而選擇離開對方。

然而,否認並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其實否認也是一種選擇,部分的否認可能有助於我們處理每天所需要面對的挑戰,並且進一步的計畫未來,否認也可能可以幫助我們不去無時無刻的想著自己感染愛滋這個嚴肅的議題,讓自己在更多的時刻能夠放寬心胸、享受當下,換句話說,如果面對愛滋會讓自己終日鬱鬱寡歡、自怨自哀,也許選擇否認,反而是一種讓自己更健康走下去的方式,等待時機成熟或是準備好的時候,再來更新自己的選擇,不再一昧地否認,而是以一個較為「利己」的態度,來去處理自己體內看不見的負擔。身為愛滋感染者,每天要去調整的負面情緒其實不勝枚數,有些人可能因為身邊的朋友過世而感到哀傷,有些人可能因為某些行為導致他人感染而感到後悔,有些人可能為身分曝光而受到拒絕而感到擔心,甚至有些人可能出現尋短的念頭或是已經開始計畫要自殺;其實我們都應該找個時間靜下來,問問自己的感覺,並告訴自己這些負面情緒都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而放棄自己,可以找人幫忙自己尋求處理這些負面情緒的方法;而如果周遭有這樣的朋友,也請不吝花一些時間聽聽他們的想法,定期的與他們聯絡,告訴他們隨時都可以打電話與自己聊聊,相信我,談談自己的負面情緒會讓負擔減輕許多,常常在一念之間,就能讓自己從絕望的幽谷釋懷至淡定的平凡。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籤: , | 發佈留言

世界肝炎日

由於全世界每3個人之中就有1人的健康受到肝炎的影響,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於去年(2011年)宣布,每年的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希望能喚起全球人口對於該疾患的重視;世界衛生組織也在2012年世界肝炎日的前夕,提出了三項對於全球肝炎防治的願景:

  • 加強預防與篩檢,有效控制肝炎病毒與其相關之疾患。
  • 增加B型肝炎疫苗之全球覆蓋率,並將之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方案。
  • 協調全球之肝炎應對策略。

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會長期存活在肝臟細胞中,就像愛滋病毒一樣,是一種慢性感染;其中B型肝炎和C型肝炎和愛滋病毒的傳染途徑完全相同,都是透過性行為、共用針具等方式傳染,所以愛滋感染者合併感染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在台灣,愛滋與肝炎共病的比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由於肝炎本身可能會引發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疾患,當愛滋病毒也加入戰局時,出現肝臟問題的可能更會提高;此外,服用雞尾酒療法藥物也會增加發生肝臟相關副作用的機率,還會加速肝炎的病程。

在此也提供幾個維持肝臟健康的小撇步給所有朋友做參考:

  • 接受A型肝炎與B型肝炎的疫苗注射。
  • 避免飲用酒類,許多研究都指出酒類會造成肝臟的損害,尤其是感染慢性肝炎病毒之病患。
  • 謹慎使用處方藥物、開架式成藥、管制用藥(含毒品)以及草藥,尤其是在合併使用之情況下,在接受任何疾病之治療時,一定要告訴醫師或醫護人員自己所服用之所有藥物與草藥。
  • 避免暴露於如溶劑、油漆稀釋劑、農藥等環境毒素,如果必須要使用這些化學製品,一定要選擇在通風良好之環境下使用,並且必須穿戴手套與口罩。
  • 飲食要維持均衡與健康。
  • 定時且適量運動。
  • 晚上睡眠要充足,白天必要時可稍作休息,以利管理自己疲勞的情況。
  •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包括監控肝酶指數以及血球細胞數。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籤: | 發佈留言

從書桌看世界愛滋(十)- 感染年輕化 危險性愛!3國三男生染愛滋

昨天在臉書上看到朋友分享的新聞,一看到標題「感染年輕化,危險性愛!3國三男生染愛滋!」(新聞連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7241496.shtml ),心想又是疾病管制局在威脅年輕族群要謹守安全性行為守則的新聞,仔細看了報導之後,其實深深地感到憂喜參半,喜的是疾病管制局總算意識到年輕族群愛滋感染率攀升的嚴重性,憂的是政府當局似乎仍然沒有找出問題的癥結以及解決的策略,還是一昧地將問題歸咎於男同志與毒品,再次地將男同志與愛滋和毒品畫上等號,有意無意地為同志族群再次抹上汙名的色彩。

報導中提到,三名15歲少男都是透過網路交友,與多名陌生人進行無保險套肛交,但是卻忽略了一個重點,就是在最初的情況,是因為這三名少男「自發性」的在網路上答應了其他人的邀約,進而進入了多P的場合,後來感染其他性病身體不適就醫,接受愛滋篩檢才發現感染愛滋HIV病毒;由此可見,設立一個專屬同志朋友的健康交友管道(如同志活動中心)其實是有其必要性的,此外,如果政府能從小提供青少年正確的觀念,也許這三名少男就不會如此早熟又吃重鹹,進而發生這些令人遺憾的情況。

其實年輕族群的許多行為,都是從模仿同儕或是從大眾媒體學習而來,因此,與其一昧地怪罪網路的發達以及毒品的氾濫,不如確實地加強國中、小學生的性別教育以及正確的性知識,不要讓錯誤的知識從良銹不齊的管道來傳遞,讓這些正確的觀念能夠從小紮根,日後在遇到任何可能發生的情況時,都能自然而然從本能反應來保護自己,不會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行為誤導,讓這些青少年都能夠在忠於自我的成長過程中,快快樂樂地走過淬鍊人生必經的道路。

此外,報導中也有一項誤導大眾的數據,就是在600多名同志,結果平均感染陽性率為4%,共有24人確定感染愛滋,此一數據雖然遠高於總平均值,但是如果單看男性間性行為族群的數據,其實是低於平均的;此外文中也提到,這24個案例中有五人坦承經常參加藥物性愛趴,也就是僅有二成的比例是有使用娛樂性藥物,其餘的八成是單純因為危險性行為,這才是應該要著重的重點,而非以偏概全的將愛滋與毒品、同志等劃上等號,放大檢視較為聳動的層面,而忽略了問題的真正所在。

而在這篇報導中,也提到了一個我近日非常擔心的現況,那就是「水煙」的使用;近期聽到一些朋友的分享,表示自己去參加轟趴時有吸「水煙」,這些人都以為是前一陣子在Lounge Bar頗為流行的印度水煙,對身體沒有傷害,但是深入詢問了解後,我馬上發現了部分使用上的差異性,這些看似時尚的「水煙」其實就是甲基安非他命,但因為提供者的不良居心以及使用者的無知,造成甲基安非他命使用的情況有日漸嚴重的趨勢,希望所有朋友都能夠發揮「友多聞」的功能,提醒一下身邊的朋友,在接觸不瞭解的東西時能多留心注意一下,我也會在近日撰寫一篇相關的文章供大家做為參考,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籤: | 發佈留言

舞夜十八趴(六) 五星飯店趴

走在信義區百貨林立的人行步道,看著時尚尖端的精品櫥窗與無限創意的廣告招牌,自己手上拎著剛敗家回來的H牌襯衫,死黨小古則揹著L牌的名牌包,兩人自以為高尚的走在威秀前的廣場,一邊對迎面而來被Gaydar掃到的兩隻野熊品頭論足,一邊討論著晚餐要去哪裡打牙祭,由於這一陣子的花費過高,兩人決定省錢簡單吃之後,便往台北101地下美食街出發。

剛領完餐點找到位置坐下,整天像死魚一樣毫無動靜的手機總算響起娜姊的來電鈴聲,沒有多看一眼來電顯示,便以迅雷不急掩耳的速度接起,電話那頭傳來好友帥哥小模玩咖Ken的聲音,問小古跟我兩人晚上有無任何計畫,邀請我們參加晚上一場在五星級飯店舉辦的ES趴,愛玩的兩人,想當然爾,不假思索立刻答應Ken的邀約;兩人心情就像等待校外教學的小學生,為了準備好應付晚上的趴,心想不要吃太飽,以免影響藥物的吸收以及避免尷尬的場面,兩人隨意扒了幾口熱騰騰的餐點(玩趴前後最好還是要適量進食),便搭乘捷運離開信義區,將隨身的貴重物品放回家中,洗澡淨身,為這刺激的夜晚做好準備(呵…跟男友約會好像都沒這麼認真)。

先插播一下Ken的背景,讓各位看倌知道為什麼我們會如此興奮,他是多金、敢玩、小有名氣的男模,平常也都跟一群「外貌協會」的人混在一起,每次參加他的趴,不但菜優、音樂好、藥物來源充足(非免費,但是一定會有藥頭在場,平價販售),而且每次都會扮演好主人的腳色,毫無架子的炒熱氣氛,照顧受到冷落的人,所以每次參加都能賓主盡歡、意猶未盡。

按照約定時間,小古和我分別精心打扮(因為是在飯店,所以不能穿的太隨便,當然也不能花枝招展,以免引起工作人員的側目或懷疑),上樓來到事先告知的房號,隨即按鈴進入;花園套房(有一間臥房外加一個客廳)中別緻簡約的佈置,加上多個香氛蠟燭的柔和打光,正符合這些「高貴G」的品味,此起彼落的噓寒問暖,立刻化解不熟悉的尷尬,退去衣服後一視同仁的小褲褲裝扮,更輕易地打破人與人之間的藩籬,受限於場地,這裡沒有震耳欲聾的音樂、沒有五味雜陳的空氣,取而代之的是音量適中的背景電音、以及蠟燭燃燒所產生的淡淡花香。

在藥物的催動下,「活動」很快地就如火如荼的展開,一位身材壯碩的帥氣藥頭就坐在客廳沙發上,與趴客進行著交易,不同於其他藥頭,這位朋友不但會教導各種藥物的使用方法與適當用量,還會謹慎地提醒大家使用藥物的減害觀念以及安全性行為的重要,隨藥附贈兩個保險套,讓人感到耳目一新;由於自己一直以來都很注意娛樂性藥物的相關知識,因此就和這個藥頭多聊了一會,雖然發現他陽剛的外表下,其實藏了一個大媽的靈魂,兩人越聊越起勁,便彼此交換了電話,所為的並不是未來調藥的方便,而是因為跟他聊天感覺就像失散多年的兄弟一般,而他就是我常提到的金剛芭比「小何」,我們之後也成了無話不談的莫逆之交。

在馬拉松式的性愛與休息的交替下,魚肚白的天空悄悄地轉換了趴場的氣氛,房內雖仍偶然傳來體力較好的趴客喘息聲,但大部分的人都聚在客廳談天說地,沒有一定的話題,裸裎相見的說著個人的風花雪月,我緩緩起身,拉著小古跟小何去浴室的大浴缸中泡澡,在有意無意的挑逗中,不時遠眺著週末早晨台北的景緻,101大樓也像驕傲的小弟弟,直挺挺的佇立在甦醒的都市叢林中,見證著飯店房中的無限春光,輝映著同志族群的陽具崇拜。

隨著退房時間的接近,幾個意猶未竟的趴客討論著續ㄊㄨㄚ的想法,由於Ken還有其他節目,小何只好半推半就的擔起接手趴主的責任,貢獻自己的住所做為另一場魚水交歡的戰場,在沒有詢問其他任何人的情況下,只親口表示希望小古跟我也能一同赴會,受寵若驚的興奮立刻戰勝猶豫不決的疲憊,一群十人(更貼切的說,是一群死人)就頂著正午的烈陽,來到小何內湖的住處,繼續稍早的春光、繼續失焦的崇拜。

未完、待續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籤: , , | 發佈留言

磁鐵伴侶 - 愛滋感染身分相異

前一陣子有感染朋友向我表示,自己再也不願意與非感染者交往了,以後只想跟自己一樣的人在一起!對於這個感情的議題,我本身並沒有任何的預設立場,但是身邊看到的許多真實案例,似乎常常會因為感染身分的相異,而衍伸出一些其他伴侶較不容易遇到的問題;這種所謂的感染身分相異伴侶,在國外稱之為磁鐵伴侶(Magnetic Couple),取的就是其「異性相吸」的道理,不過,真是如此嗎?事實上感染身分的不同,對於兩人關係絕對有其影響存在,但相反的,若同為感染者或非感染者,就真的比較沒問題嗎?其實也絕對不盡然,畢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兩個人的事情,只有兩個當事人最清楚。

常常聽到許多非感染者伴侶在描述愛滋時都會說:「愛滋是一種就如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疾病。」這話雖然沒錯,但是聽在感染者的耳裡,有時還是會讓我們覺得有些厭煩,但是總比聽到自己伴侶說出:「愛滋又不是馬上就會死,誰知道我明天走在路上,會不會就被車撞死了。」這樣的詞句來安慰我們時,還要好上許多,仔細想想,全世界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愛滋,但是路上難道會有這麼多的莽撞駕駛(雖然最近酒駕撞死人的新聞還真不少)嗎?

回到正題,兩個同為感染者的人交往就比較容易嗎?現實生活中我還真遇過不少愛滋感染者完全的以「愛滋」來做為擇偶先決條件,只願意跟那些已經經歷過同樣過程的人交往,同樣地,我也遇過更多的非愛滋感染者,清楚的表明對方一定要「沒有病毒」或是「沒有性病」等這種神經大條的言論,來做為選擇對象的第一依據;但是說真的,這世界上難道真的有那一個屬於我們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正等著和我們配成一對嗎?

有感染者說:「非感染者永遠無法真正的了解感染者腦中所想的」,我雖能認同這樣的想法,但事實上任何兩個人在一起也同樣會有這樣的問題,千金小姐可以嫁給流氓混混,性工作者也能與政商名流發展出真愛,那為什麼感染身分相異者就不能夠在一起?來自火星的男人都能跟來自金星的女人結合了(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磁鐵伴侶就更應該放膽去愛,試了才知道。

在這裡提供兩個磁鐵伴侶相處的守則:

1. 溝通是主要的關鍵。

2. 永遠記得要記住第一條守則。

此外,接受兩個人之間的差異也是很重要的,感染的一方難免會覺得自己身上帶有無法被治癒的病毒,在從事一些特定的行為之時,多少都會擔心傳染給對方,但是其渴望愛撫、親熱、性愛的慾望,並不會(也不應該)隨著CD4的減少而降低,同時,非感染的一方可能會有躲過病毒攻擊之倖存者的罪惡感,也可能會擔心自己的伴侶有一天會發病;因此,接納並認清彼此間的相異之處以及所顧慮的點,絕對是有其必要性的。

在與幾對磁鐵伴侶相談的過程中,我發現,其實非愛滋感染一方明確表達自己的擔憂以及感染顧慮時,感染的一方反而會比較釋懷;一起計劃共同的未來雖然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但是,雙方對於長遠的目標以及期待難免會有所出入,感染者可能會較著重於活在當下,認為所剩的時間都是「借來的」,而非感染者則可能希望為退休生活留些積蓄,甚至計畫在2025年去環遊世界,雖然這樣類似的矛盾,在雞尾酒療法普及後,已有明顯的改變,但是兩者間仍然會有所差距存在。

總而言之,在磁鐵伴侶間,我所能給的建議還是要有良好的溝通,許多伴侶可能認為不讓對方擔心或是不讓對方知道自己在擔心,是一種保護對方的行為,有些感染者可能會認為生活本身已經夠複雜了,不想要再去花時間教導對方關於愛滋的一切,或是不需要再拿愛滋相關的議題去煩擾對方,但是,也許非感染者的一方也有其他嚴重的議題需要來與我們溝通,我們有何必先入為主的畫地自限呢?而至於與非感染者交往可能會讓你「自慚形穢」,或是曾經被非感染者以愛滋這個理由而拒絕,我會建議一個淺顯易懂的哲學:如果有人噴了你滿嘴拒絕與負面情緒,吐掉它,不要吞忍!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籤: , | 發佈留言